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书 > 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

时间:2024-02-18 13:03:46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范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范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范文【1】

  《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

  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

  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

  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

  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

  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范文【2】

  欢迎来到我思想中的三国世界。

  《三国演义》这本名书不用我说,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吧!这本书中的人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如:张飞,他虽然武艺高强,但是有勇无谋。

  但能让许多能人贤士辅佐的人却只有他们:曹操、刘备、孙权。

  他们三人有一个相同的特点:看重人才。

  关羽为保护刘备的.夫人而假装向曹操投降,曹操为留关羽为己所用而用金钱美女诱惑他。

  曹操知道关羽这人有情有义、这对他没有用,但他也要试一试。

  在关羽离开曹操而要返回刘备身边时,曹操并没有下令让人追杀关羽。

  曹操知道即使留不下他,也不能去杀他。

  其一,关羽是人才,曹操很欣赏他,也希望有像关羽这样的人为自己办事;其二,曹操想借“留关羽”这事来告诉能人之士“他的求贤若渴,和他怎样对待能人之士。

  刘备的求贤之事,最著名的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三顾茅庐”。

  诸葛亮为看看刘备是否诚心请他出山才多次为难刘备,刘备下定决心要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出山不仅是因为刘备的诚心,而且是因为刘备仁德、礼贤下士、为人谦和。

  孙权善于任用贤人,如:吕蒙,孙权知道吕蒙在沙场上屡建奇功、有用武之地,孙权知道吕蒙的才能不仅如此,倘若让他读书,他一定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好好读书”,果然,吕蒙的知识、见解有所提升,在沙场上善于用兵。

  如果要我来评价他们三人谁最好谁最坏?就我个人而言,曹操、刘备、孙权他们三人中——没有最好、也没有最坏。

  倘若他们不在战争时代,他们可能会保卫国家。

  但他们偏偏在战争时代,曹操为了实现他的抱负而发动了战争;刘备为了维护汉朝的统治而建立了军队;孙权为了保护父兄留下来的祖业而训练军队、不受侵略。

  之后,他们三人先后建立属于自己的帝国。

  但是,他们建立的帝国最后成司马家族的江山。

  曹操、刘备、孙权他们三人都意识到“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但他们的后代子孙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魏国的最后一代君主魏元帝曹奂手中无实权,由司马炎控制;蜀国的最后一代君主孝怀皇帝后主刘禅,刘备死后,刘禅依靠诸葛亮帮他处理朝政,诸葛亮等贤臣死后,他昏庸无道、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宦官黄皓乘机取宠弄权、结党营私、朝政日非,魏国分三路进攻,最终蜀国灭亡;吴国的最后一代君主吴末帝孙皓,孙皓初立时,下令抚恤人民、开仓振贫、一时被誉为令主,但是,孙皓很快变得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又好酒色,从而导致民心丧尽,西晋伐吴,吴国无力抵挡、最终吴国灭亡。

  正所谓: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范文【3】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往往会被描写成贤明的国君。

  但,可笑的是我却从《三国演义》中,惊异地发现刘备其实一点都不贤明!

  首先,作为一代枭雄的刘备。

  并不具有军事上的才华。

  在寻获卧龙军师诸葛亮之前,他这所谓的枭雄几乎是每战必败,以致吕布在占领徐州期间,粮草全无,靠吃人度日,搞得人心惶惶,军心涣散;称帝后,刘备又贸然领20万大军与东吴抵抗,结果被东吴烧得屁滚尿流,导致蜀国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我想不用我言明,大家也会明白一个至贤至惠的帝王是不会这样再三地犯同样的错误的。

  其次,刘备不仅没有军事才能,领三军统一中原,而且身边总是“蜀中无大将”。

  关羽、张飞和赵云之辈虽属英勇有余、力敌万众,但是谋略不足,无远略,难助他成就霸业。

  简雍、廖化之流皆是守成尚可,缺少谋略和应变之能的“一”字形人才,是不受用的。

  因此,当时除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观点,刘备尚无其他明确的战略方针和意图。

  这更说明了,蜀国后期刘备身边智臣寥寥。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便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第三,刘备的非贤还表现在他入川后的许多行为大失民心。

  当成都被围之时,他曾下令:“破城之日,重赏之时。

  这实际上也就是默许成都一破,便可四处抢财掠女。

  但,多亏了赵云、黄权的极力劝谏,提出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人心稳定,赋税才有保证,刘备才接受了。

  否则,这川中大地又要遭难了。

  看来,刘皇叔的“心系万民”原来是这样的,这下他的弱点总算露出来了。

  第四,出尔反尔与用心之险是最能体现刘备的性格特点的啦。

  当初,刘璋请他入蜀本是借其力来防汉中之患。

  涪县之宴,二人互相吹捧,刘璋推刘备为大司马、领司隶校尉。

  刘备也说了:“你我两家,本是宗亲。

  兄弟有难,备当分担。

  可他老谋深算,深知入境伊始,人心不服。

  眼下,应骗取舆论支持,树贤者形象,“益州天下,退而取之”。

  无怪乎阿瞒回说:“论天下英雄,惟你我二人而已。

  可见,他在军事上不行,在政治上还蛮会耍手段的嘛!现在看来,“奸雄”曹操给他的评价所言不虚嘛。

  第五,刘备的礼贤下士只不过是他笼络人心的伎俩。

  《三国志•先主传》说刘备“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这也说明了他明白要成就霸业必先得人心的道理。

  单就诸葛亮来说吧。

  刘备托孤时,他曾说:“如果嗣子可辅,则请辅之,如其不才,君可取而带之。

  这表面像是他刘备唯才是用,信任贤臣,实则不然,在“忠君”思想已根深蒂固的当时,这样说只能让孔明更加死心塌地辅佐阿斗,也不得不报刘备的“知遇之恩”了。

  这样看来,诸葛亮缘何那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又缘何那一股誓死相辅的决心也就可想而知了。

  总之,刘备虽然处处摆出一副正人君子之态,但实际是个用心险恶、善于耍手段的小人;他时时标榜自己打下江山不易,然则刘家的江山却几乎尽是借卧龙之手打下来的。

  安定之局非他治,腐乱之政是他留。

  贤君?他有正派的思想?他有文治武功?没有,没有,没有!他充其量,顶多是个走了运的乱世军阀。

  所以,皇叔非贤。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范文【4】

  今天,我又一次读完了《三国演义》。

  这已经是我第九次合上这本书了。

  但我无论看多少遍,都看不厌,都有很深的感受,尤其是对诸葛亮这位大智大贤的化身,更是敬佩有加。

  他精通三韬五略,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神机妙算,只可惜他没有统一中华,复兴蜀汉,这当是他一生的最大憾事。

  有一句话,不知大家听没听说过:“少不看‘红楼’,老不看‘三国’。

  “少不看‘红楼’”,我同意;但“老不看‘三国’”,我却不赞成。

  《三国演义》这本书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教人老谋深算。

  有人说,小说着重描写了蜀汉,而最后,蜀汉却打出了白旗,这么没劲的故事情节,有什么艺术可言?我们本想看到的却没有看到,但这是一种“撕碎的艺术”,它的悲剧结尾比大团圆的结局更耐人寻味。

  不是吗?《三国演义》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因小失大”,“一失足成千古恨”嘛!书中刘备因东吴杀了自己的二弟关羽和三弟张飞,就一赌气率领七十五万蜀军进攻东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且烧得片甲不留。

  那一仗,就关系了蜀国的命运。

  七十五万大军,为了一口没争到的气而命丧黄泉。

  可惜啊!本来蜀国粮食充足、兵多将广,武有五虎,文有卧龙,但自从那不明不白的一场仗后,就开始走向下坡路。

  做人就应能屈能伸,刘备就是为了二弟三弟的死而赔上了更多的兄弟,这实在不值得。

  能屈能伸,还得谨慎;否则,你就会失去很多很多!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